|
圣经与科学(前言、导言)
2014-03-12
|
|
|
OZ:首先,我要阐明,下面的文章非出我手,观点全出于作者,我转贴此文全为供读者阅读,思考,各位自己作探索和结论。本人灵命未深,不足以对作者有关圣经的观点作判断,对于各种科学的专业知识也因缺乏足够的知识作判断,因此,我不会作讨论,本人实在无能为力代表作者辩论。如内容中有何内容令某读者感到不安,请原谅。另外,若各位在诚博国际上讨论当中的内容,恳请各位不要说亵渎神灵和各宗教先贤的话语。 前言 导言 第一部 自然科学 1 科学之后--圣经与神 2 基督与宇宙--圣经的宇宙论 3 神迹与自然律--圣经中的超自然现象 4 误称的假科学--圣经进化论 第二部 物理科学 5 世界的创造--圣经宇宙发生学 6 天上的万象--圣经天文学 7 热能--圣经的热力学 8 地上的尘土--圣经化学与物理学 第三部 地球科学 9 世界的根基--圣经地球物理学 10 水与上帝的圣言--圣经水文学与气象学 11 被水淹没--圣经地质学 12 化石与洪水--圣经古生物学 第四部 生命科学 13 肉体的生命--圣经生物学 14 照上帝的形像--圣经人类学 15 巴别塔与世界人--圣经人口统计学与语言学 16 上帝与万国--圣经人种学 前言 科学研究以宇宙中的秩序为前提。若这项前提不真,科学就毫无意义。从这项前提所获得的推论是,我们的经验,与宇宙秩序有着实在的关联--经验的世界是有意义的。但是,这宇宙秩序的前提及其推论,则需要信心的跳越,而那是科学作不到的。但缺少了这信心的行动,科学的活动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知识也无法成立。 “但是,”有人或说:“我想科学既如此完全以经验的事实为根据,就永远不需要诉诸于信心。” 若有任何人曾受教相信这种说法,那岂不是有趣?为何受过教育的人,至少从达文西的时代起,就曾受教说,科学的行为,完全与信心的行为不同?我们多数人曾受教说,信心关系到“盲目的跳越”,去相信无法证实的假设;但是,科学则是完全以实验的事实为基础。有人甚至像那人所钦慕的怀疑论者马克土温一样,说:“信心是去相信你知道不真实的事。” 但是,仔细考察之后就发现,科学也有它信心的跳越--这是一项因为秩序前提的明显真理而有的十分安全的跳越。因为它明显是真实的,普通人就容易被误导,认为秩序的前提本身,在经验的实际里已有牢固的根基。 但是科学哲学家,如波普尔Karl Popper常常强调说,科学本身无法接受这种“终极”的,或绝对的前提。但同时,科学也无法否认这项前提所说的明白的真理。在十九世纪末叶,杜威 John Dewey在一次与罗素Bertrand Russell辩论时指出,科学哲学家站在经验世界里要建立一种情形,去研究那同一个世界的秩序与意义,乃是不可能的。那就是说,那提出这些问题的哲学家只能站在经验世界里,就不能用任何想得出的理由对秩序的前提提出质疑。因为,他的论点必需预先假设,它想加以质疑的同一个经验世界的存在。 比如,这样的论点常常是如此:那怀疑的人指出,他的咖啡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之时,形状就不同。他若是从上面往下看,他看见的是一个圆形,一边附着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杯柄)。他若在桌子另一边对杯子直视,他只看见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可能有无穷多的观点。这同一个哲学家就会用明显的信念,提出说,那咖啡杯及其所存在的世界,以某种不明确的意义说,都要视人的观点而定。依照这样的推论,一些哲学家们就错误的认为,这对世界的存在及对我们经验的真实性提出了重要的问题。但是杜威指出,那起点,就是那对咖啡杯不同看法的角度,是建立在预先假设,在我们经验的世界里,实际存在着我们所讨论的不同的看法。那就是说,存在于那位哲学家想加以质问的世界里。因此,全部理论,靠赖开始的假设前提,并靠赖那位哲学家想加以质疑的前提的真实性。 正如杜威所表明的,对我们经验的世界,也有其它加以质疑的方式。但是所有的方式都是站在同一块石头上。结果是,经验只有在真实时才有意义。它必须多少与实际的世界有真实的对应。所有想否认经验(及其所存在的世界)真实性或至少怀疑其真实性的哲学家们,都因碰到这块石头而痛苦地倒在宇宙的真实的尘埃之中。 同样的理由,科学也不可能超越经验的世界去看秩序的前提是否正确。无论在那里,从每一个可能考虑的角度,科学都不得不假设这个宇宙是有秩序的。科学家都必须相信(或其行动显得相信),这个前提是完全真实,否则,他们就不能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科学本身也就不能成立。 “但是,”我们问:“这项前提必须有某种获得支持的基础啊,不是吗?” 此时,神学家可能进来,腔调十足的说:“感谢上帝,有!” 但是那位研究者要求更多。 难道秩序的前提没有逻辑上的基础吗?难道没有研究所能了解的基础吗?科学必须靠赖跳入黑暗之中么?科学必须像马克土温所说,相信那知道是不真实的东西吗?说宇宙有秩序难道没有理性的基础么? 我同意摩里斯博士Dr. Morris的看法,这样的基础是有的,而它不可避免地与创造的神相关联。而且,我认为,这项基础可以为任何对圣经中的上帝认真思考的人所了解。若非如此,先知以赛亚为何说:“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呢?赛1:18大卫为何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诗34:8约翰为何在启示录中写道:“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呢?启22:17 。 上帝若是要人跳入黑暗之中,我就不认为,祂会讲理性。祂若叫我们去绞尽脑汁,将之放在大学图书馆中,祂就不会就叫我们去尝,去看;若主无意叫人使用智力,祂就不会用我们所了解的语言对我们说话,祂也不会用“听从的人”概括地称呼信徒。 除此之外,若不是为了了解,人“渴”想的是甚么呢?人若不是想解决他本身生存的奥秘,人渴望甚么呢?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 8:32祂并未说:“你要凭着信心跳进黑暗,你在空虚中将永远不能确实知道甚么。”耶稣并不同意马克土温的说法。信心并非相信你知道不真实的东西,相反的,信心,若真是信心,乃是相信真实的东西。 在另一方面,若是一个人相信虚谎会如何呢?我们能够说,这样的人是充满信心吗?若是信心是放在任何不真的东西上,它就不再是信心,而变成愚昧,受欺,自我想象,或甚么别的东西。若科学的信心证明错误,科学就不再是科学。它可能是巫术或迷信,但不是科学。就如我们分别科学与迷信一样,科学的工作就是去区分所提出的意见是真或假。 科学家也不能只断言,秩序的前提为真。它若是科学足够的基础,意见调查就可能替代科学方法。科学家仅仅假设秩序前提为真也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实际为真。科学家的行动只能在秩序前提为真的情况下,才能在实际经验的世界中结出果子来。 但是那在我们每个人之内的凡人,我想,都认为科学的秩序假设是有相当理由的。不必需要更多的证据,我们就知道,科学具有一些坚固的基础。这项基础若不能在哲学的理性中,或在实际经验的世界中找到,那在何处可以找到呢? 此时,神学家又进来说:“感谢上帝,它可在上帝的启示中找到。” 若有一位上帝,如圣经所讲,一位全能,全知,在永恒中任何时候无所不在的神,科学的信心就有了基础。就有理由相信秩序的前提。否则,少了一位有智能的创造主,宇宙的秩序就仍然完全是个谜。要相信这样的秩序实际存在,若非幻想,就会缺少足够的基础。而且,若有这样一位神存在,那么,信靠祂,就是一个合理的行动,而不信靠祂,则是不合理的了。祂若不存在,相信上帝就正如马克土温所说,是荒谬,是相信虚谎。要人有这样的信心就加倍荒谬了。 但若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真正存在,人如果不相信祂,如何能逃罪呢?他们要躲到何处呢? 他们如何能说他们的怀疑为合理?他们在何处能找到他们不信的根据呢?当宇宙展示祂的作品,当诸天以一种人不能表达又不能否认的语言,欢唱上帝的荣耀之时圣经诗篇19篇,当科学本身又靠赖智能的展现,而此项智能又只能在圣经所说之上帝里找到之时,任何还想保持不信的人还能在何处躲藏呢? 进化论的人本主义, 伪装成科学,常被用为人可躲进去的“科学”堡垒,但是,许久之前,上帝就评定它不够成为科学。 “你们曾说:我们与死亡立约,与阴间结盟;敌军(原文是鞭子)如水涨漫经过的时候,必不临到我们;因我们以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以下藏身。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赛 28:15 依照圣经,耶稣是那”稳定的根基“。祂论到祂自己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 14:6 ”但是,“一些读者说:”我正在寻找一本论到实验科学的发现与圣经教训相一致的书呀。“好了,不必再找了。这里终于有了一本书,是为了那些进入神学讨论的神圣厅堂时不肯将头脑放在外面的人写的。这也是一本为了那些也不肯作”科学“信心跳越进入黑暗的人写的书。这本书是为了那些愿意以深思,明辨,批判的态度考察圣经及科学的人写的。我相信,”科学与圣经“这本书,在消除世上所流行,认为科学是一项不需要信心的看法,会发挥相当的功效。而且,对那些愿意相信上帝的人,或那些只肯将他们的不信搁置的人,我想,这本书将摆设一顿属灵的筵席。这本书充满了经验的证据,显明了圣经的真确。它可能是到目前为止论到从事科学研究及了解科学工作唯一健全基础的最好的一本书。 John W. Oller, Jr. 导言 ”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约3:12 为基督作见证的人,常遇到所谓圣经科学上错误的问题,尤其是圣经的前十一章。许多基督徒受到现代意见沉重的威胁,就胆小地抗议性的响应说:”圣经到底不是一本科学教科书,而是宗教的书啊。它只是告诉我们上帝创造的事实,而非方法与年代。圣经在宗教信仰的事上是无误的,但是我们不可期盼它精确地讲述无关的科学与历史资料。“ 当然,以详细技术性或以数学公式描述大自然的现象说,圣经显然不是一本科学教科书。它若是那样一种教科书,就会像其它的教科书一样,迅速过时。但是,它仍然广泛地论到许多自然现象,及许多历史中的各种事件。它特别论到一些科学的基本原则,及历史中的重要大事,并且,它的许多属灵及道德上的启示是与科学及历史的启示相连贯的。 只想保持其中之一,是不能获得逻辑上的满足及宣道的效果的。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看见那上帝的道所在的圣经中充满错误,上帝的圣道如何能领他得到得救的信心呢?当他受教说,圣经中可以接受试验的资料是错误的,他如何能相信圣经所讲的天国,救恩,永世,那些他完全不能在经验中证实的教义呢?诚然,若上帝真是全能全知的,圣经真是祂的启示,(所有真实的基督徒至少口里承认相信这些基本基督教的教义),那么,上帝应该能够借着祂的圣经,清楚的,可靠的,讲说地上的事,像祂讲说天上的事一样。 人太快作结论说,圣经不科学(或有些人说是准科学--prescientific)。但圣经中的宇宙发生学从未被证明是错的。它只是使人觉得不舒服,为人所弃绝而已。但是人实际所观察及经验的事实,可以用一种使人高度满意的方式证明与圣经的世界观及历史观相吻合。 圣经的作者们声称所写的是上帝的圣言。并且已经被历代以来许多受过教育的人所接受。这种情形在今天比晚日任何时候都更真确。今天世界各地有数以千计的资深科学家一点也不含糊地全心相信圣经的话是完全没有错误的。因此,任何人若说,”科学“已证明圣经不真实,全属荒谬。 何时,一段圣经的话,讲到一个宽广的科学原则,或讲到某项科学资料,在经过细心研究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科学的洞见,是完全正确的。并且,常常发现,它甚至是预言科学的各种发现。 圣经的确是一本科学书,也是一本历史,文学,心理学,经济,法律,教育,及其它各方面的书。当然,它未曾使用专门名词,而是用人类经验通用的语言讲述。它是上帝的话,对人完全”有益…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提后3:16,17能借着对某个专题直接的教训,或借着赐下研究及作决定时之宽广的指导原则,满足人的每一样需要。 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有意义。我们今天活在”科学时代“、科学知识的大量增长及其所带来的科技,几乎显得广大无穷。但是科学的诸般发现与发展,对人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不仅那些所谓科学思想的自夸,容易破坏宗教信仰,及对圣经的信心,科学也以核子武器,环境污染原,生化武器,遗传工程及其它科学研究威胁到人类文明。 现代世界,在真科学的目的与意义上,迫切需要上帝的智能。圣经将被发现不仅是对科学的诸般原则与事实能供给彻底的现代透视,也能在科学在人生中所扮演的适当角色上,及上帝永恒的教训上,提供智能与指导。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主要有关一切自然科学的圣经洞见与教训,以有系 统的,有用的,有意义的方式放在一起。在正式的课堂上或在非正式的家庭与教会研究小组中,它都应该是一本有效的圣经与科学的教科书。它也可作参考书用,其组织与目录的编写也以此为着眼点。但是最重要的,它是为了供各行各业的男女,青年个人阅读--甚至是为了灵修与感动--所撰写。作者的热望是要帮助在每个读者心中,不但对圣经的每一节的绝对的真实性生发出更大的信任心,导致全心相信上帝的诸般应许,及在凡事上顺从其教训,更对上帝所启示的书,生发出前所未有的更深的感谢来。 作者抱持这项对圣经的观念,至今已超过四十年。虽然经常有怀疑论者的挑战(甚至在许多大学校园中的正式辩论)虽然经过许多试验,及困难时期,但人总可以在圣经中为每一个需要找到真确满意的答案。其中的话是真实的,应许是实在的。”我以你的法度为永远的产业,因这是我心中所喜爱的。“诗119:111
|
|